
呼吸二科:“rose”染色在纤支镜活检中的第一次应用
阅读量:564    发布时间:2018-08-01  作者:李秀龙 安照辉 陈艳萍
“今天这个病人终于撤离了呼吸机。”重症监护二科卢秀兰主任在“儿医临床医疗工作群”里面发来的一条短信,让呼吸二科主任陈艳萍终于松了一口气,“医生的成就感莫过于此”。参与此次救治的麻醉手术科王江平教授,也同样感叹,“此次支气管镜内活检麻醉风险真的很大!”病理科主任陈卫坚也同样高兴地说道,“我们这么多人加班一晚上,值得”。

在手术中,为预防肿瘤病人在活检术中出现大出血的最高风险,此次麻醉方式在王江平教授的指导下,选择了特殊的喉罩麻醉连接三通管的方式。便于术中发生大出血时的及时抢救。同时,对于肿瘤病人的活检,快速精准的诊断尤为重要。心胸外科主任黄鹏及王金华医师和呼吸二科孟燕妮主任医师及段效军副主任医师,分别外小曹做了胸腔镜下的肺穿刺及纤支镜下的活检术,成功取到了病理标本。同时,为提高病理检查的阳性率并快速诊断,陈卫坚主任亲自带着显微镜上来手术室,正在湘雅附二进修的黄建宝主任,带着ROSE染色剂赶过来了。ROSE染色(现场细胞学检查)是在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由细胞病理学家现场对穿刺标本进行制片和染色,并进行快速评价,向操作者反馈穿刺是否成功,并提供初步诊断的一种方法。最后,在纤支镜下活检术下的标本中,黄建宝主任涂片染色,陈卫坚主任看片,一分钟后结果出来了,“看到肿瘤细胞了”。
同时,7月24号病理检查免疫组化分型结果显示: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明确诊断后,在血液内科医师的会诊后,马上制定了化疗方案,患儿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目前患儿无发热,已经撤离呼吸机。
随着介入与微创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不再局限于常规的内窥镜操作,而是结合了许多新的技术如针吸细胞学检查 (fine-needle aspiration, FNA)、超声内镜下经支气管镜针吸活 检(endobronchial ultrasound- 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 EBUS-TBNA)、电磁导航技术等,从而大大扩大了常规内窥镜的检查范围,提高了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在这些检查过程中,ROSE 染色可以快速帮助我们获得足够有诊断意义的标本,进而指导下一步操作,避免反复手术及多次手术带来的风险,并给予初步诊断,在最小风险情况下达到患者利益的最大化。呼吸二科在以后内窥镜的发展中,将结合病理科的资源,在快速检查,降低风险方面,将rose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编辑:李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