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首例先天性肝外门体分流术(Abernethy畸形II型)
阅读量:1867    发布时间:2019-10-31  作者:刘少红 李勇
4个月的明明在妈妈肚子里32周时四维彩超检查发现门静脉分流异常,出生后一直在湖南省儿童医院门诊随诊。因近段时间出现间断性哭吵,肝功能异常等,为求治疗,于普外二科住院治疗。
Abernethy畸形即先天性肝外门体分流,全世界迄今报道病例数仅80余例,国内报道10余例,此病为罕见病例,科室手术经验无从谈起,经过查阅国内外文献报道,普外二科手术团队讨论一致认为明明有手术指征,且明明家长医从性好,故决定予以手术治疗。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后, 10月23日上午9点,由普外二科副主任李勇带领团队在全麻插管下行了剖腹探查、肠系膜上静脉测压及造影、肝外门体分流血管探查结扎断流术,断流后行肠系膜上静脉压力较断流前无明显增高,术中B超及术后造影显示恢复良好,此例手术为湖南省儿童医院首例。现明明肝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无任何不适表现,家长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Abernethy畸形即先天性肝外门体分流,为一种罕见的先天畸形,是由于胚胎时期的门静脉系统发育异常,其与下腔静脉系统有直接交通,导致出生后肝外门静脉与体静脉之间出现异常吻合。本应经门静脉进入肝脏的部分或全部血流经分流通道进入体静脉,进而进入循环系统。其临床表现包括门静脉高压、消化道出血、肝脏多发结节、肝功能异常、腹痛、肝性脑病和肝肺综合征等。常因医务人员对此疾病认识不足而极易漏诊或误诊。
对于Abernethy畸形的治疗目前无统一明确的认识和更成熟的经验,治疗方法根据畸形类型、分流情况及患者具体情况而决定。I型因存在门静脉缺如,引起肝脏持续供血不足,易导致肝硬化和肝癌,因此,肝移植为主要的根治方法。Ⅱ型由于静脉回流受阻,压力升高,侧支循环的开放可起到缓解门静脉压力的作用,大多数情况下对患者有益,所以一般无症状时选用内科保守治疗;有明显临床症状时,如侧支循环压力过大、曲张静脉出血风险过高,或者导致顽固性肝性脑病时,可考虑关闭部分侧支循环,采用结扎门体异常分流血管的方法增加肝脏的血供,可选择开腹、腹腔镜或血管腔内的治疗方式关闭分流;分流无法关闭或合并严重并发症时,肝移植是唯一选择。
编辑:李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