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吸二科:陈艳萍主任和她的“肺含铁”宝宝
阅读量:351    发布时间:2018-07-20  作者:呼吸二科 李秀龙
主任陈艳萍。“群主”在每天繁忙的日常工作间隙,总会抽时间关注一下群里面的”动态变化”,一有“风吹草动”,“群主”也会马上放下手里的事情,给予每位患儿家长及时的指导意见和随访跟进。

“慢性肺疾病患儿群”里面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十多名慢性肺疾病的患儿,年龄在几个月到十几岁不等,其中绝大部分是已经诊断明确的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的患儿。
当看见来自郴州15岁的佳佳小姑娘,穿一身休闲的运动装,亭亭玉立和陈艳萍主任站在一起合影,呼吸二科的所有医务人员们愣住了眼。2013年诊断为肺含铁血黄素疾病的佳佳,6次反复住院,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面色苍白,乏力5月”入院的她,在激素治疗下的“满月脸”,“虎背熊腰”,以及“疾病预后不好”的沉重的心理压力,让小佳佳成了病房里面最沉默的病人。护士姐姐们反复的沟通,逗笑,也只换来孩子一句话,“长大了,我也想当医生。”从一个长期和病魔作斗争,且明知道病情凶险的一个10岁孩子的口中说出了这样一句话,让大家都觉得心酸不已。出院后,在陈艳萍主任的定期门诊随访中,佳佳的病情得到了控制。近5年的时间,小佳佳只需要定期随访,按时口服药物。重新回归校园的小佳佳,性格变得开朗活泼,也更加青春动人,活力健康了。陈艳萍主任在每次的门诊随访中,都会询问佳佳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像这样“肺含铁”宝宝目前在呼吸二科长期随诊的有十几个。多在3-5年病程。长期的病患交流中,也让陈艳萍主任越来越关注这一群“肺含铁”宝宝,常常因为手机操作不熟练而出各种状况的主任,也在年轻医生的“指导”下,建了“群”,当了“群主”。而群里面每一位“肺含铁”宝宝的用药指导,生活家庭护理,心理护理也让陈艳萍主任每天牵肠挂肚。关于“肺含铁”的治疗最新进展,也成为了她每一次国内国外交流的重要领域。
陈艳萍主任呼吁,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1PH)作为一种罕见疾病,及时正确的诊断最为关键。儿童IPH临床表现多样,以面色苍白为首发 表现较常见,易误诊为缺铁性贫血,对中度以上的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应行胸片检查,高度怀疑者可查找体液中含铁血黄素细胞,应行多次检查,必要时行纤维支气管镜查找灌洗液中含铁血黄素颗粒。确诊后长期规范的治疗,才能提高“肺含铁”宝宝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延长生存时间。
我院呼吸二科积极响应国家分级诊疗的政策: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陈艳萍主任先后赴美国及国内知名医院现场学术交流,以及多次远程会诊等,同时,外派孟燕妮,段效军,黄建宝等科室骨干医生外出进修学习。明确了呼吸二科未来的学术发展方向:主攻肺部疑难疾病的诊治,包括感染性疾病,如儿童结核,隐球菌感染,难治性肺炎等,非感染性疾病方面,希望通过新的诊疗手段,如肺活检,基因检测等,提高慢性间质性肺部疾病的诊断水平。期望通过更加精准的医疗,更好地服务患儿。
编辑:李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