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次应用3D打印术 引领眼眶畸形精准修复
阅读量:360    发布时间:2016-05-19  作者:
来自新化县孟公镇洞下村十二组的11岁女孩佳佳,两岁时得了一种怪病,左眼开始肿胀、溃烂、流脓。父母倾其所有,遍访名医,医生检查时发现,佳佳全身各处都长了大小不一的肿块,考虑是恶性肿瘤,家长只能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放弃治疗。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佳佳的病情却“神奇的”一天天好转起来。2015年再次就医的佳佳,在湖南省儿童医院院办公室和眼科的帮助下,通过众筹募捐到了眼球摘除手术费用,2016年2月14日,佳佳正式入住湖南省儿童医院眼科接受治疗。
湖南省儿童医院眼科主任医师王平博士表示,目前孩子的左眼处于受压迫突出的状态,为了减少对孩子的损伤,首先应考虑将眼球周边的软组织分离出来,然后将眼球向后移位,埋入眼眶深部,随后先进行结膜瓣覆盖眼球复位术,待伤口长好后再安装义眼片。“这样才能保证在安装义眼片后,孩子的左眼球与右眼有同等的外观,才会更加美观。”王平博士介绍,这次利用患儿的CT扫描和核磁共振图像数据,应用专业的3D建模软件重建了患儿眶底和眼球的位置,并按1:1比例大小用3D打印出颅脑结构,找到眼框植入物的最佳路径、位置和最准确的植入物形态和大小。王平表示“3D打印技术的应用,可直观地了解患儿眼眶及颅骨情况,精准定位,减少手术并发症。”
2月19日,湖南省儿童医院采用3D打印技术,还原新化县“想摘眼球”小女孩佳佳的颅骨结构,并组织多学科专家对佳佳的病情进行集中讨论,确定了综合治疗方案及第一期手术方案。经过医院眼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神经外科、麻醉手术科、血液内科、放射科、病理科、医务部等10位与会专家的认真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佳佳的B超、心电图、血液等各方面检查指标均正常,能耐受手术,但要最大化地保留孩子眼睛的正常外观,手术需要分步进行。
2月24日,湖南省儿童医院眼科成功运用3D打印技术为佳佳实施了“眼眶活检、眼球后退及结膜瓣遮盖”的精准修复手术。王平博士介绍,术中所见的眶骨缺损和眼窝畸形与3D打印模型非常一致,给手术非常准确的指引和提示。这在省内尚属首次尝试,国内也处于领先趋势,填补了省内眼科畸形修复这一领域的技术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