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胆总管囊肿治疗切莫“再等等”当心肝脏“变坏”

阅读量:1516    发布时间:2020-03-31     作者:阳惠 徐晓丽 周崇高

 刘女士怀孕6个月,竟然查出胎儿腹部有个肿块。这对于初次怀孕的她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那几天我根本无心吃饭和睡觉,内心非常纠结,不知道到底应不应该生下这个孩子。”在家人的建议下,刘女士来到湖南省儿童医院胎儿与新生儿外科产前咨询门诊。医生经过详细评估后告诉她:胎儿患的是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宝宝可以生下来,等出生后来医院密切观察,尽早手术治疗。
 
       2019年12月28日刘女士的宝宝顺利出生,但是受疫情的影响,且刘女士看宝宝能吃能睡,长得白白胖胖,就没来医院复诊,还暗暗庆幸,宝宝这么乖,可能是B超看错了。直到今年3月中旬,疫情好转,刘女士带着宝宝来到湖南省儿童医院胎儿与新生儿外科复查,医生告诉她必须马上住院手术。
 
       入院第3天刘女士的宝宝进行了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术中发现宝宝的肝脏已经出现严重的胆汁瘀积,表面有结节,出现一定程度的肝纤维化、肝硬化改变,刘女士心痛不已,也后悔不已。
 
       湖南省儿童医院胎儿与新生儿外科经常接诊到在胎儿期就确诊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宝宝,爸爸妈妈因为心疼宝宝,不忍心这么小就做手术,想等宝宝大一点再手术,殊不知,这样的想法是严重耽误了宝宝,虽然暂时没有症状,但体内的肝脏在“悄悄变坏”:因为胆汁引流不畅,导致肝细胞损坏、肝纤维化、肝硬化。
 
 

 

 

3个月胆总管囊肿婴儿肝脏严重瘀胆改变
 
早诊断早治疗,不要错过最佳手术时机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又叫胆总管扩张症,分为婴儿型和儿童型。婴儿胆总管远端狭窄,胆总管呈囊状扩张,是先天性肝胆系统畸形中常见的先天异常。婴儿胆总管囊肿有的会表现为黄疸、排白色大便,有的则没有任何症状。一旦确诊,应及时手术治疗。新生儿胆管壁很薄,手术操作精细,对腹腔镜技术要求高,湖南省儿童医院胎儿与新生儿外科率先开展的全程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微创手术,只需打四个针眼大小的洞,就可将囊肿切除,对宝宝创伤小、手术伤口无疤痕,宝宝恢复快。
 
      因此,湖南省儿童医院胎儿与新生儿外科专家呼吁:
1、出现黄疸、大便颜色变浅的胆总管囊肿婴儿,应立即手术治疗解除胆道梗阻,不要等待。
2、经产前诊断的胆总管囊肿婴儿,出生后应定期复查肝功能和B超。对于囊肿直径较大的或增大较快的,应尽早手术;即使没有任何症状,也应在3个月内手术,否则出现不可逆转的肝损伤。
 
       胆总管囊肿婴儿的手术治疗,不要因为没有症状、宝宝太小而“再等等”。
 
 
编辑:李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