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营养科:幽门管疤痕切开,解除3岁男童胃潴留

阅读量:621    发布时间:2019-11-18     作者:李灿琳

  3月前,3岁的小耀(化名)突然出现剧烈呕吐,进食即呕,每天10余次,于外院按“急性胃肠炎”治疗并未好。小耀爸爸妈妈带着他来到了湖南省儿童医院消化营养科住院,完善胃镜发现小耀的幽门管存在一个深溃疡,并且伴有明显的胃潴留,经过规范的抗感染、抑酸、护胃治疗,小耀呕吐症状马上缓解了。但是,医生也告诉小耀爸爸妈妈,由于溃疡在幽门管这个特殊的位置,后期可能会形成疤痕狭窄,嘱咐定期复诊。10天前,小耀再次出现进食后剧烈呕吐,小耀爸爸妈妈立即带着小耀再次就诊于消化营养科,医生马上为小耀复查了胃镜,果然发现了幽门管疤痕狭窄(最小内径的胃镜不能通过),上消化道造影、胸部CT也提示幽门管狭窄明显。由消化营养科主任游洁玉带领的医疗团队与普外科医疗团队针对小耀病情立即进行了术前讨论,考虑其幽门管狭窄处存在疤痕组织增生,仅单纯行球囊扩张效果不佳,拟先行幽门管狭窄疤痕切开,再行球囊扩张,同时密切关注术中术后穿孔、出血等并发症。经与家属详细沟通后,家属理解病情同意手术。11月14日上午,由游洁玉带领的手术团队为小耀施行了内镜下幽门管狭窄疤痕切开+球囊扩张术,手术顺利,未出现穿孔、出血等并发症,术后小耀病情平稳,可进食饭团等固体食物。

 

 

       我院消化营养科于今年7月获批为中国医师协会儿童消化内镜培训基地。这是继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经皮胃造瘘术、内镜下隔膜切开术、P-J综合征巨大息肉分段分次切除术、食管瘢痕切开+球囊扩张术等内镜技术后开展的又一新技术。近年来,由于ESD技术的开展,内镜下切开工具也随之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内镜微创治疗,许多临床经验表明内镜下切开刀对幽门管狭窄患者行内镜下疤痕切开术疗效满意,此次手术的成功解决了小耀胃潴留的问题,希望他后续的治疗依然顺利。

 

编辑:李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