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4公斤早产儿小肠和左肾“闯入”胸腔,微创手术修补膈肌
阅读量:459    发布时间:2019-09-30  作者:阳惠 刘笑容
正常人的胃、肠、肾脏、脾脏等器官位于腹腔,可是出生7天的,体重仅1.84公斤的小早产儿“莫莫”的小肠和左肾却位于胸腔,因为她肚子里的膈肌有个裂孔,所以这些器官通过裂孔从腹腔“闯入”了胸腔,压迫了肺部,导致患儿呼吸困难,口唇发绀。平卧时会加重呼吸困难,宝宝只要剧烈哭吵或改变体位就随时有生命危险。
莫莫是双胞胎的小毛,妈妈在怀孕30周就通过B超发现宝宝的左侧膈疝,出生后马上来到湖南省儿童医院。莫莫是33周早产儿,体重仅1.84公斤,身体各项机能未发育成熟,胸腔內手术操作空间狭小,手术难度大,麻醉风险高。经过详细的术前检查和准备,新生儿外科的所有专家进行术前病情讨论,近日,周崇高教授带领的手术团队在麻醉手术科的密切配合下,成功完成了胸腔镜下左后外侧膈肌修补手术。把疝入到胸腔的小肠、左肾回纳到它本来的“家”—腹腔。术中发现患儿的左后外侧膈肌缺损有4X5cm大小,通过胸腔镜手术把宝宝缺损的膈肌进行了修补,从而挽救了这一幼小的生命,目前莫莫恢复良好。

据周崇高教授介绍,膈疝是一种严重的新生儿先天性膈肌发育异常,是由于胎儿在母体中膈肌发育不良或缺损导致腹腔内脏器进入胸腔,导致宝宝口唇发绀,呼吸困难,对新生儿的心肺发育和功能造成了严重影响,手术修补缺损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手段,胸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创伤小,伤口仅三个钥匙孔大小。呼吁孕妈妈们,重视孕前体检和产前检查,发现胎儿有先天性的发育异常,应到专业的门诊咨询,很多先天性结构畸形的疾病是可以手术治疗的。
编辑:李雅雯
上一篇: 留守儿童被狗咬伤眼 小小泪道硅胶管帮大忙
下一篇: 为期一周的国内首个叙事医学影像作品展在湘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