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岁男童大脑一半是肿瘤 医生妙手7小时切除瘤体
阅读量:366    发布时间:2019-09-30  作者:陈小燕 文海韬
来自美丽凤凰古城的3岁男孩小祥(化名)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孩子,半年前在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出现双下肢肢体乏力,行走不稳,易跌倒, 而且还有低热,家长一直认为是感冒,精神不好,一直没有引起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祥的病情逐渐一步一步的加重,特别是近3月来,小祥不仅不愿意下地行走,甚至都出现了不能独自站立及独坐的情况,说的话也没有以前那么多了,还一直都要妈妈抱在怀中,吃饭也要别人喂。入住我院神经外科,经过详细的检查与评估,最终确定小祥患有罕见的颅内巨大肿瘤,位于右侧基底节区、外囊区、桥小脑角池区及额颞顶枕岛叶上,巨大肿瘤已严重压迫脑组织,随时有出现脑疝,急性颅高压致小祥有呼吸、心跳骤停可能。
在孩子生命危在旦夕,命悬一线之际,神经外科主任吴水华立即带领手术团队进行术前讨论,经过反复讨论、缜密分析并请外院专家一起制定周密的手术方案,于8月30日在湘雅医院沈沉浮教授的指导下、麻醉手术科的全程保驾护航中显微镜下实施手术,手术中切开头皮剥离骨膜后可见病变的颅骨,部分颅骨甚至被肿瘤侵蚀出现了缺损,瘤体组织经缺损处向外生长,磨钻颅骨钻孔后铣刀铣开骨瓣,悬吊硬膜后剪开硬脑膜,见脑组织向外膨出,右侧颞枕叶见大范围瘤体组织,瘤体呈鱼肉样,囊实性,实性部分与正常脑组织无明显界限,显微镜下予双极电凝分离瘤体与正常脑组织,探查见肿瘤向内生长,直到右侧侧脑室内,瘤体部分血管扩张,血管极其丰富,肉眼下分块全切肿瘤彻底止血创面,为避免伤及周围血管神经,只能小心谨慎剥离,因此,术中的每次的剥离都惊心动魄。这次手术历时7小时,终于全切肿瘤,肿瘤大小约瘤体大小约12*10*10cm,经过快速病理回报为高级别胶质瘤。


吴水华介绍,胶质瘤是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肿瘤,故亦称神经外胚层肿瘤或神经上皮肿瘤。胶质瘤大多缓慢发病,自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一般为数周至数月,少数可达数年。恶性程度高和后颅窝肿瘤病史较短,较良性的或位于静区的肿瘤病史较长。肿瘤若有出血或囊变,症状会突然加重,出现呕吐、抽搐、肢体活动障碍,甚至突发脑疝,急性颅高压,危及生命。目前对胶质瘤的治疗主要为手术、放疗、化疗、r-刀等。目前的胶质瘤手术,已经进入了一个微创时代,与前相比,更为安全,创伤更为小,肿瘤切除更为完全。显微镜应用于脑胶质瘤的切除,可以更加清晰地辨别肿瘤与脑组织的边界,以及周围重要的神经血管等结构,从而能够在安全的情况下,最大化地切除胶质瘤。吴水华表示,小祥颅内的肿瘤病灶利用显微镜已完全切除,目前小祥病情已稳定,精神、食欲比手术前好了很多,已经能进行简单的语言交流,四肢活动也较术前明显好转,伤口亦已愈合,已顺利出院,接下来还要再进行规范的放化疗治疗,还需要家长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降低肿瘤复发的可能。

颅内肿瘤作为一种神经外科的常见疾病,在儿童中的检出率正在不断上升。根据有关数据显示,除了白血病,小儿颅内肿瘤的发病率在儿童肿瘤中排名最高。由于患儿年龄较小,不能自主的清楚表达自己身体的不适,往往以不喜进食或不愿意站立或者肢体活动障碍为首发临床表现,当患儿出现明显的临床表现时,颅内肿瘤已得到充分生长,压迫症状也比较重,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因此,家长平时在生活中需多注意观察孩子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如孩子出现呕吐、头痛、头颅增大、视力障碍、复视、癫痫、生长发育异常、多饮多尿、情绪问题等等请及早就医,早发现早治疗,尽量避免肿瘤对孩子的伤害。
环境污染、辐射污染、生物污染是小儿肿瘤的主要根源,新居装修、新置家具、各种辐射、汽车尾气等不良刺激对原本免疫力相当低下的婴幼儿的危害往往会比成人严重,请加强环保意识,避免污染接触,注意生殖健康、注意妊娠时期的卫生保健,正常饮食、合理摄入、勤晒太阳、多加活动,让您的孩子在阳光下、绿化中茁壮成长。
编辑:李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