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科:1岁多小“龙”人口吞珍珠吓坏妈妈

阅读量:444    发布时间:2019-02-25     作者:

来自: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作者:张梦萍 彭湘粤 

 

 

       阴雨绵绵的长沙,往日繁忙的湖南省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办公室却因窗外这场大雨的突袭而显得有些冷清,值班医生有条不紊地办理着病人的出入院手续,突然,一位妈妈抱着一个1岁多的孩子行色匆忙地跑进了医生办公室,“医生,我的孩子刚刚吞了一个珍珠耳环,你快帮帮我们”。原来这位粗心的妈妈在给崽崽(龙龙)换尿布的时候,为了安抚哭吵不安的孩子,顺手把自己平时佩戴的珍珠耳环给了1岁10个月的龙龙,好奇的龙龙随即把珍珠耳环放入口中,妈妈在情急之下赶紧将龙龙抱起,想从他嘴里赶紧拿出来,而龙龙却将耳环吞了下去,当即出现了哭闹及干呕不适。根据家长提供的病史及详细的专科检查,考虑食管异物可能性大,耳鼻喉科医师立即给龙龙安排了急诊检查,当X线片出来后,医师们发现龙龙的手术难度比原本预想的要大得多。
 
 
       原来,这个珍珠耳环正稳稳当当地卡在了孩子的食道入口下方,更可怕的是尖锐的耳环钉正横向卡于食道内,很有可能已经深深嵌入食管壁内,这时很容易造成食管穿孔、气管食管瘘、气胸等危及生命的严重不良后果。耳鼻喉科黄敏副主任医师接到电话后,随即组织手术相关人员进行了术前讨论,完善术前各项准备,争取尽早为龙龙实施急诊手术。
 
        龙龙被推进了手术室,焦急的家人在门外为孩子祈祷,手术室内,黄敏副主任医师通过食道镜发现,硕大的珍珠横亘于食道中央,完全遮挡住下方金属耳钉部分,这也就意味着不仅看不到下方食管壁的受损情况,圆滑的珍珠也难以钳夹稳当,既要完整的取出耳环,又要考虑到在珍珠取出过程中尖锐耳钉部分可能对食管壁造成的损伤,使其风险降至最低;由于难度大,风险高,她反复用各种异物钳进行着夹取,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进行了数次下镜尝试后,终于将珍珠耳环的位置稍稍改变,露出了部分金属耳钉,最终她小心钳夹住了部分珍珠耳环,再缓慢的将异物拖取出了食道。不幸中的万幸,龙龙的食管壁只有局部管壁充血伴轻微裂伤。
 
                      
       食管异物是儿童最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湖南省医学会耳鼻喉科-头颈外科分会小儿学组组长、湖南省儿童医院副院长赵斯君教授提醒广大家长,儿童喜将物品含在口中,不慎误吞入食管,导致发生吞咽困难、疼痛、不愿进食或进食后出现反复呕吐、流涎等不适,严重者可造成食道穿孔、食管周围炎、食管周围脓肿、食管瘘、纵膈脓肿、穿破大血管甚至危及生命等。家长应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进食习惯,进食时要细嚼慢咽,教育小儿改正口含小玩物的不良习惯,若发现孩子口中异物,应正确引导使其自然吐出,切忌恐吓或手指强行挖取,以免哭闹引起误吞或误吸;家长也要加强对孩子的监管与监护,不要在孩子随手可及之处放置如硬币、纽扣、别针、塑料盖、纽扣电池等小物品。一旦发现孩子误吞异物,一定要及时送往有条件的医院救治,不要使用吞饭团、韭菜等食物,以免异物刺向深部伤及大血管而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