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ICU2科:ECMO团队成功救治严重呼吸衰竭新生儿
阅读量:349    发布时间:2019-01-28  作者:
2019年1月20日对于湖南省儿童医院ECMO-MDT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上午,湖南省儿童医院重症医学二科医护人员正在紧张有序而忙碌地工作着,这时接到我院新生儿四科求助电话:有一名出生不到24小时、3.6公斤的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请求ECMO专家卢秀兰教授紧急会诊,刚刚降临的小生命此时已命悬一线,该患儿使用了高参数的呼吸机及一氧化氮吸入治疗后血氧饱和度仍只有60%多左右,并经过了一次心肺复苏,家属也曾想放弃。面对生命危在旦夕的小宝宝,重症医学二科主任卢秀兰当机立断,立刻和新生儿四科主任彭小明与家长谈话,特别得知该患儿为珍贵儿,两位主任极力劝导家属,愿意与患儿家属一起共担风险,一起共同努力为救治患儿助一臂之力,在征得家属同意后,立即给予实施了ECMO治疗。

寒冬季节,正是科室高峰期,危重患儿已达到饱和状态,尽管如此,整个重症医学ECMO团队及新生儿重症救护团队立即进入了“战斗状态”。面对如此低龄低体重患儿,重症医学二科主任卢秀兰教授带领ECMO团队朱德胜主治医师做好ECMO前准备,给予中心静脉置管,麻醉师禹二友实施麻醉后,外胸外科ECMO置管专家阳广贤教授及助手易立文教授,迅速建立起了血管通路,以张国庆为首的ECMO专科护士,非常娴熟地预冲好ECMO管路并且ECMO仪器进入备用状态,很快机器与患儿连接一体,ECMO运转了,运转才不到2分钟,患儿经皮血氧饱和度达从66%上升至99%,中心静脉氧饱和度从4%上升至77%,1小时后复查血气分析乳酸明显下降。继后,ECMO监护团队及新生儿四科团队经过5个日日夜夜紧张而艰难的救治,小宝贝血压维持稳定,血氧饱和度及血气基本正常,于1月25日顺利撤离了ECMO,并已经顺利转回新生儿科继续后续监护治疗。


ECMO专家、重症医学二科主任卢秀兰介绍:给予低龄的新生儿实施ECMO治疗一项高精尖的技术,体现如下,第一,新生儿年龄小,血管极细、血管壁极薄,置管难度非常高。第二,新生儿实施ECMO技术最大的难点是抗凝及血容量的管理。由于新生儿血容量小、血管细,容易产生凝血从而导致血管及设备管路的堵塞,这将是非常致命的危险。如果长期大量使用抗凝药物或流速过快,出血的风险则大大提高,一旦发生颅内出血则后果不堪设想。第三,新生儿在实施ECMO技术需要更加严密的监控、不断地评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整个生命体征的状况,随时调整方案。这对于ECMO团队及新生儿科的医师来说都是一件有挑战的治疗。通过大家共同努力,我们成功了。
目前,国外在新生儿使用ECMO已经非常成熟,但在国内才刚刚起步。这也是湖南省首例使用ECMO救治的年龄最小的新生儿,ECMO成功在新生儿实施也标志着我院ECMO-MDT救治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