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4岁男孩患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助其重获新“声”
阅读量:662    发布时间:2019-01-08  作者:
4岁的小磊(化名)有着一张可爱的面孔,可是与他交流起来却非常困难,他似乎总是听不见别人的声音,原来小磊患有分泌性中耳炎,2年前曾经因为突发听力下降接受了腺样体切除及鼓膜置管手术。术后的小磊听力好转了不少,与旁人交流也几乎无碍,然而好景不长,从半年前开始,复诊却发现小磊的听力又在逐渐下降,目前双耳只能达到70db的听力水平,各项检查提示小磊双耳又有了积液,小磊的父母带着小磊四处寻医,最终湖南省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黄敏副主任医师的一席话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希望,“由于孩子是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可以考虑做咽鼓管球囊扩张术”......
目前小磊已经成功接受了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这也是我院首例使用该方法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
黄敏解释道,分泌性中耳炎是儿童耳鼻喉科常见的疾病,主要与由于儿童咽鼓管的特点有一定关系,咽鼓管是中耳鼓室与鼻咽部之间的通道,它的主要功能是保持鼓膜内外两侧空气的压力平衡和中耳腔的引流。炎症、过敏、胃食管返流等诸多因素可以导致咽鼓管咽口黏膜的肿胀、管腔堵塞,继发中耳通气不良。10 岁以下儿童由于咽鼓管结构未完全成熟,加之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呼吸道感染常波及鼻咽部,咽鼓管功能不良(ETD)的发生率高达40%,长期患ETD可影响听力,甚至引起严重并发症,导致儿童言语发育障碍、学习能力下降等。而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可以将咽鼓管扩张球囊经咽鼓管咽口导入咽鼓管,越过咽鼓管狭窄处后,接压力泵扩充球囊,达到咽鼓管再通,对鼓室内压力予以调节,并对鼓室内积液予以引流。咽鼓管球囊扩张术为儿童复发性中耳炎、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等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提醒广大家长朋友们,儿童由于年龄小,不能准确表达病情,家长应从孩子的生活行为注意观察,如出现电视喜开大声音,对小声音反应差、耳痛、耳鸣等现象时,建议及早去医院就诊。特别是冬春季节,上呼吸道感染高发,孩子易并发急性中耳炎,耳鼻喉科急诊一晚最高曾接诊耳痛患儿三十余名,若孩子诊断为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或复发性急性中耳炎,经过传统的保守治疗无效时可以考虑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只有对患儿的咽鼓管功能进行有效地恢复和改善,才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