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胸外科:为出生15天的宝宝小心脏“改头换面”
阅读量:238    发布时间:2018-10-16  作者:
家住岳阳临湘15天的贝贝(化名)出生才15天,出生后不久即出现全身发绀、呼吸困难,在岳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检查,怀疑有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经吸氧等治疗后发绀、呼吸困难无好转,遂至我院新生儿四科住院治疗,行心脏彩超和CT检查明确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完全性大动脉转位(SDD)、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高压、新生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新生儿脑病”。
贝贝全身发绀、情况危急,我院心胸外科专家讨论后将其立即转入CICU进行手术前专科监护。为确保手术成功,科室主任黄鹏组织手术医生团队、体外循环团队、麻醉手术科团队、特检科团队对该患儿的检查结果反复研究,并组织学习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及冠状动脉移植相关知识,让手术、监护团队所有人对该孩子的心脏结构异常程度有充分了解,从而给他提供最佳的手术及术后监护,并针对术中小儿冠状动脉发育细小,移植可能出现的一些特殊情况制定应对方案。
10月15日上午,在麻醉手术科和超声科的精准配合下,心胸外科主任黄鹏教授带领罗金文教授、杨小晖医生给贝贝行了“大动脉调转+房缺修补+动脉导管缝闭+心表临时起搏导线安置术”。手术顺利,术后患儿常规监护,现各项生命体征稳定,进一步治疗中。
据了解,完全性大动脉转位(complete transposition of great arteries)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是指主动脉和肺动脉对调位置,主动脉发自右心室,而肺动脉发自左心室,这样导致主动脉内接受的是体循环的静脉血,而肺动脉接受的是肺静脉的动脉血。这种循环与生命不相适应,必须合并有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或动脉导管未闭等交通互换血流,患儿才能在出生后存活。发病率为0.2‰~0.3‰,约占先天性心脏病总数的5%~7%,若不治疗,约90%的患者在1岁内死亡。而该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国内的手术死亡率5%-15%,在鸡蛋大小的稚嫩心脏上要实施主动脉、肺动脉调转并冠状动脉移植,对手术医生来说是场严峻的考验。
我院心胸外科近年来逐渐加大自主独立开展危重复杂先心手术力度,随着诊疗水平及核心影响力的提高,于婴幼儿危重复杂先心病如肺动脉吊带、血管环畸形、ALCAPA、弯刀综合症、TGA、Ebstein畸形、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单心室、肺动脉闭锁等手术成功率逐年上升,治疗水平处于省内一流地位。
编辑:李雅雯
上一篇: 心胸外科:“无疤”心脏手术圆女孩们的爱美梦
下一篇: 高一新生国庆假期来院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