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星星的“萤光”——病理科引进检测新技术

阅读量:589    发布时间:2018-04-23     作者:病理科 张丽琼 陈卫坚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美丽星球上,有一类生物,它们生来与众不同。在漆黑的夜晚,它们可以自带光源四处飞行,人们称它们“萤火虫”;在万米深的海底,它们五彩斑斓,人们称它们“水母”。此外,还有许多这样的生物,它们发出非常微弱的美丽的蓝色、绿色或黄色的荧光,就像夜晚寂寥天空中的点点星光,点缀着我们这个星球的黑暗时刻。聪明的科学家们,巧妙地把这些荧光利用到了医学上,解决了很多实际的医学问题。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是“真菌免疫荧光染色”和“抗酸分枝杆菌荧光染色”两项技术。

 

图一:真菌免疫荧光染色×400      显示真菌菌丝

 

       真菌免疫荧光染色技术首先用荧光素标记抗体,然后利用抗体与真菌细胞壁葡聚糖层和几丁质层中的β糖苷键进行特异性结合,从而把荧光素将直接标记到真菌细胞壁上面。通过荧光显微镜就可以清晰地看见真菌的形态。结合不同形态,还可以区别出常见真菌的类别。图一中的那一团发出淡蓝色荧光的丝状物,在暗背景下显得非常美丽。它们是从一个孩子脚底皮屑中被染出来,是导致孩子患脚气病的主要病原菌—毛藓菌的菌丝。

 

 

 
图二:抗酸分枝杆菌荧光染色×400  显示大量抗酸分枝杆菌
 
 
      抗酸分枝杆菌荧光染色技术是基于抗酸分枝杆菌菌体的嗜酸性和菌壁对荧光物质高亲附性的双重作用,使得抗酸分枝杆菌在荧光显微镜下容易辨认。图二中的那些发出橘黄色荧光的物质,是从一个孩子的腋下脓肿抽出脓液进行涂片染色的大量抗酸杆菌。相比传统的抗酸染色而言,荧光染色能够显著提高检测阳性率。图三中的红色圆圈部位显示有三根抗酸分枝杆菌,是在一个孩子的肠粘膜活检组织中找到的。虽然仅仅只有三根,但是结合形态学能够帮助确诊肠结核。

 

 

 

 
图三:抗酸分枝杆菌荧光染色×400  显示三根抗酸分枝杆菌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真菌与抗酸分枝杆菌感染已经呈明显增长趋势,但是临床对于真菌或抗酸分枝杆菌的准确诊断始终缺乏较好的手段与方法。我院病理科最新引进并开展的新技术—真菌免疫荧光和抗酸分枝杆菌荧光染色,适用于检测各种人体组织样本如痰液、肺泡灌洗液、胸腹水、脑脊液、皮屑、脓液等,该技术目前在检测真菌及抗酸分枝杆菌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可作为诊断真菌或抗酸分枝杆菌感染的“金标准”。 利用这些来自星星的“荧光”,能够很好地协助临床医生早期诊断和治疗。帮助更多的孩子摆脱疾病的困扰。

 

 

编辑:李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