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射科:为K-M综合征患儿成功实施介入手术
阅读量:488    发布时间:2018-04-23  作者:放射科 肖天 李君伟
K-M综合征,又称为血管瘤并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它是一种血管瘤伴血小板减少和消耗性凝血异常的严重综合症。瘤体常呈恶性增长,并且生长速度快,不断消耗血小板,造成小儿凝血机制差,进而出现皮肤黏膜的出血点、眼底或颅内出血甚至瘤体和脏器的出血情况,导致消耗性的贫血,严重的还可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DIC)而危及生命,病死率高达37%,是小儿血管瘤中的一种罕见并发症。

我院放射科黄文雅副主任医师从事介入放射学多年,自2003年毕业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放射科临床、科研、教学和科技普及工作,期间完成硕士学习,获得医学硕士学位。率先在湖南省开展了小儿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工作,为小儿血管瘤、血管畸形、淋巴管瘤畸形、恶性肿瘤等患儿提供微创介入治疗。先后主持了多项省级和院级课题和院内新技术新项目,在国内核心期刊杂志上先后发表了论文4余篇,多篇论文在全国小儿介入学术会议上交流及宣读。
介入放射学又称介入治疗学,它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影像设备的引导和监视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通过人体自然孔道或微小的创口将特定的器械导入人体病变部位进行微创治疗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目前已经成为与传统的内科、外科并列的临床三大支柱性学科。介入治疗全程在影像设备的引导和监视下进行,能够准确地直接到达病变局部,同时创伤极小,因此具有准确、安全、高效、适应证广、并发症少等优点,现已成为一些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黄文雅医师成功为该患儿实施的巨大血管瘤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血管瘤栓塞术,无疑为我院儿童疑难及复杂疾病诊疗,尤其是KM综合征血管瘤栓塞术的相关技术上,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编辑:李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