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名师大讲堂(五):PICC新技术打通静疗患儿生命线
阅读量:277    发布时间:2017-09-09  作者:卓梅英 肖嫔
9月9日上午,由湖南省儿童医院主办的“海外名师大讲堂——潇湘专科护理国际论坛PICC护理专场”在医院国际会议厅顺利举行,来自国内外PICC相关领域护理专家齐聚一堂,共话PICC新进展。会上,医院摄制的PICC置管标准化视频首发,引起了与会代表的高度关注和好评。

PICC全称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是一项先进的静脉治疗方法。是将中心静脉导管从外周静脉进行穿刺,使导管到达靠近心脏大静脉的一项置管技术,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化疗、胃肠外营养、使用刺激性、毒性药物、缺乏外周静脉通路等患者,其操作创伤小、并发症少、留置时间长、极大减轻长期输液患者反复外周静脉穿刺的痛苦,使各项静脉治疗顺利进行。
会上,湖南省儿童医院护理部主任谢鑑辉就基于学科建设的静脉治疗体系建立做了精彩的讲述,对该体系具体实施及各科室的联动、静脉治疗门诊的建立等做出了详细分解,同时她就PICC最常见的并发症——血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提出新的目标与要求。
来自台湾荣民总医院的护士长郭素真老师提出,血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因素主要与操作者及使用器材相关。预防血管相关性感染发生,首先医疗机构应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以及相关的培训及教育。其次要做好手卫生、置管时提供最大无菌屏障、做好皮肤的消毒、选择最理想的穿刺部位、每日对导管进行检查等一系列措施。
目前,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广泛使用的留置针联合改良赛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是一项创新、也是最适宜儿童的一项新技术,极大程度提高了儿童PICC置管的成功率,减轻患儿置管痛苦,降低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自开展此项新技术以来,已成功置管600余例,成功率达100%,更有不少外院患儿慕名来院进行置管。2017年6月16日,医院新生儿三科护士长肖艾青带领PICC团队成功运用心电导联P波的特征性变化确认导管尖端位置,这也是我省首例心电图引导下低体重新生儿PICC定位置管,填补了技术空白,进一步打造医院新生儿专科护理品牌,保证新生儿PICC置管患儿的安全。